简介

红楼之宝姐姐不干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94 章(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待沈玉出去,宝钗叫了白鹭进来带鸳鸯下去歇着,等第二天一早就让她带了些吃食药材往贾家去。如今自己乃是沈家的主母,不好明着与贾家送东西,只得又叫陪嫁来的陪房从嫁妆铺子提了得用的布料银两,且修书一封让其带着去了薛家,再由薛家转手送去贾家。

鸳鸯回了贾家,贾母一夜未睡,等她回来报说沈家姑爷收了东西当即动身往衙门里去,方才放下心躺下。一躺又是几天起不来,直到进了九月宫中才传出消息,又过几天贾家诸人除了证据确凿的外便都叫放了回来。宁国府那边贾珍叫判了斩监候,贾蓉流刑,其余旁支允输钱赎命;荣国府这边贾赦也叫稀里糊涂就判了个斩监候,贾琏凤姐两口子流刑,再有贾政教子不严,五品小官也没什么可值得谪降的,直接给了个流刑。宝玉关了这些天越发痴傻,胡言乱语的时候多,神智清醒的时候少,连狱卒都说不是装的,索性就拿他做疯癫之人看待,挨了几板子发还荣国府。

至于王夫人,虽有重利盘剥并私藏犯官家财之事,到底是个上了年纪的女眷,判了囚刑。原是还要她戴枷示众三日,还是薛太太急急献了白银两万两,方才买下姐姐一张脸面并身家性命。既然有亲戚与她花了钱,官家也不与王夫人为难,申斥两句便叫女监婆子拖了她出去,自有薛家下人接了又好好送回贾家。

京中这些纷乱直到周太妃、吴太妃娘家亦下狱抄家后才算告一段落,先帝时期那些四王八公等诸勋贵人家几乎十不存一,就连柳子安出身的理国公府也叫抓了几个主事的。好在柳姨妈乃是出嫁女,虽说与夫家析产分居,可也不算在理国公人丁籍账上,倒也没受波及。其他上头没清算的人家大多也因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蹶不振,再无往日与新帝叫板的张狂模样。

又有月余时间,恰逢先帝冥寿,因是第一年,果然庄重大祭。家家盼望的大赦也总算颁了下来昭告天下,死囚免死,流刑三千里者改为一千里内。

消息一经传出,甄家一直苦熬着的奉孝老夫人总算熬不住,没出十月便驾鹤西去。考虑到丧家之事,那免死的甄应嘉并其他甄家子弟又沾了回祖宗便宜,先教他们回去与老夫人守丧,待出孝后再领刑罚。话说是这么说,三年后甄家早就泯然众人,有那么些吃过他家亏的人等绿了眼睛等着报复,根本不用上头再费心打压,还白白得了个仁义慈悲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其他勋贵家也是如此,到了贾家却又与旁人不同。贾珍贾蓉父子俩不知何因仍是原判未改,贾赦从斩监候直接降为囚刑,至于贾政则是因教子不严挨了廷杖,然后就叫送回去了。

贾家众人接了消息先是窃喜,等第二日听宫中来人诉说因由又俱是悲痛万分。原来乃是贾太妃元春忽然薨逝,当今感其早先服侍上皇,又怜其青年早逝,便将那朱砂御笔往上提了提,轻轻放过西府贾家。

为何说是西府贾家?这里头竟又是一段公案。当初提刑按察使司提了数起状告贾家的卷宗审理,几个提刑官忽的发现如今宁国公府也好,荣国公府也罢,袭爵之人都是降级承袭,哪里还有甚么国公爷在。荣国公府好歹还有一品国公夫人史氏活着,勉强说得过去,这宁国公府的贾珍不过一三品威烈将军罢了,如何就敢大喇喇挂着国公府的匾额!有此一说,提刑按察使司的按察司立刻具本上奏,当今立时批复,便又使唤五城兵马司派人去将两府国公匾额取下。这一门两国公占了一条街的贾家至此轰然倒下,子孙里又后继无人,恐怕也只苟延残喘几年便要沦为庶人。

等大赦之后,诸家还能挤出钱的少不得乖乖献上去买下家人性命,再有实在榨不出油水的便该流的流,该囚的囚。

※※※※※※※※※※※※※※※※※※※※

晚上还有一章,咱们就交代完贾家和四王八公的下场啦~

昨天带睿哥去他爸的舅舅家,睿哥捞锦鲤,把自己掉进池子里叫锦鲤咬啦,折腾一天最后没来得及更新,今天补上哈!

喜欢红楼之宝姐姐不干了请大家收藏:(m.1dwx.net)红楼之宝姐姐不干了一点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