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炮灰奋斗史[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那些清穿的日子(45)(2/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皇帝点头,这种房子对于百姓来说倒是实用。

两样验冷热器和验燥湿器都是木头制成,显得有些粗笨,林源手里还拿着一个册子,册子上记录了数据。

呈上去,四爷亲手接过转交给了皇帝。

皇帝翻开后,发现有些地方是用洋人的数字记录,这些数字学过几何的皇帝自然能看得懂,只是没想到在一家不起眼的工坊也能见到。

“这数字你们都看得懂?”皇帝随意翻了翻,问向林源。

林源咽了咽口水,紧张的回答:“回这位大人,我们主子要求我们记账都用这种数字,所以想要看懂账目,就得先学会用这些数字。”

皇帝没说什么,四爷反而先凝起了眉。

皇帝笑了笑,对四儿子道:“你这个格格有些见解,回头可不要拘着她,难得我们爱新觉罗家也出了个能赚钱的财神。”

四爷强扯的嘴角,回了一声,“是。”

又继续看了看,记得都是些数据,皇帝将册子交到一旁梁九功手里,然后道:“回头让钦天监的人来查明,看看这种预测方式准不准确。”

“喳!”

林源一听这话,吓得魂都飞了,没想到真是万岁爷。

他脚一软直接跪在地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倒是很和气,“起来吧,不要害怕,朕又不会吃了你,下面还需要你给朕讲解。”

四爷踢了他一脚,“还不赶紧起来!”

林源慌忙的从地上爬了起来。

“下面还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皇帝问。

林源慌忙的指着隔壁一个房间,“那里,那里是铸字机和铅字印刷机。”

“铅字印刷机?是可以用来印书吗?带朕过去看看?”皇帝看了四儿子一眼,才对林源说。

自己儿子他还不知道,想必之前都是幌子这才是想让他见到的。

四爷目不斜视的跟在皇帝身后。

等看到了铸字机以及那些铅矿,皇帝有些动容,“用这种材料可以造活字?不需要用铜?”铜在大清属于稀缺矿石,大多用来铸造铜钱,哪里还能用来造字。

所以活字出现了这么长时间,大清还是印书还是以木雕为主。

林源详细的解释了一遍,然后说:“这些都是我一个下属从洋人那边带回来,我们的工匠改造了一下,更符合汉字使用。”

皇帝又问,“这一套下来需要多少银子?”

“不贵,一套也就一万两出头。”

这比动辄几十万两的铜字是要便宜不知道多少,皇帝想到这种要是大规模普及起来,那么书籍的成本会大量下降,那么天下读书人也会多起来。

这还不知道会造成后果,没有想明白,皇帝是不可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又看了许多已经建造或者正在建造出来的东西,特别是深耕犁的出现,让皇帝大为扼腕,“这种深耕犁足可以留名青史,怎能埋没在这里。”

林源小声解释:“咱们东家也想推广出去,只是看没人相信,所以想献给万岁爷。”这意思是说这种赚取名声的事,还是交给皇帝去干吧。

皇帝很满意,这次确实在这里发现不少好东西,足以为改变百姓的生活。

回到宫里后,皇帝在龙椅上坐下,然后问四儿子,“说吧,今日主要是让朕看到那印刷机,你有什么想法?”

四爷就知道瞒不过皇帝,便说了安格格想要办报纸一事。

皇帝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正好他也有试探士林的打算,可以先让这报纸探探路。

若是效果不错,那他可以直接摘桃子,若是让士林抵触,那更好,有现成的人可以拿来平息文人的怒气。

皇帝同意了,大手一挥,允诺了两个翰林院侍读学士前去审核文稿。

“内阁那边会将邸报抄一份送过去,不过这第一份报纸,先送来让朕看看这所谓的报纸到底是什么样子。”若是不能令他满意,皇帝不介意收回承诺。

四爷恭敬的应下了。

琉璃厂学子众多是整个京城都有目共睹的,就算是殿试已经过去半年,还是有不少学子留在京城,准备三年后的科考。

而琉璃厂就成了学子最常聚集的地方,这里时刻有学子举办诗宴和众同窗联络感情。

这一日有人光明正大在街上摆了个摊。

这个摊很特别也不做生意,而是招工,摊位前一张白纸上注明了招工要求。

招编辑十人,需要秀才以上功名,记者若干,统一要求会识文断字。

招工不稀奇,但招工遭到文人头上,那可就是一件奇事了。

这世界上的笔杆子可都掌握在文人手里。

一瞬间这个摊位被众多学子围住,好在摊主还算镇定,也算是读书识字之人,直接拍了拍摊上的一沓纸,“有意向者可以领一张回去,填好之后再交上来。”

瞬间不少好奇的人,将那一沓纸给分了。

冯翔是金陵一个乡绅之子,这次科考名落孙山,父亲来信让他回去成亲。

成亲意味着他要继承家业放弃科考,这是冯翔百般不愿的,回了信拒绝,家里就断了他的银子以此逼迫他回乡。

最开始冯翔还硬着头皮支撑,只是在京城里开销太大,虽然节省了又节省,还有同窗接济。但眼看着他那点银子耗尽,只能灰溜溜的回乡。

这次出来和同窗聚一聚,未必没有做最后一次的打算。没想到不过出来看个热闹,竟然稀里糊涂抢了一张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炮灰奋斗史[清]请大家收藏:(m.1dwx.net)炮灰奋斗史[清]一点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