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三国之宋人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开启民智 江东学院(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比如东汉以孝治国,只要是士族用孝的名义杀平民,或者弱小的士族完全无罪,还是被视为孝的体现!

这样目无法纪的做派,比比皆是也是汉末纷乱的一个体现!

陆衡自身就是出自江东顶级士族,在陆家也有不少人以高高在上的眼神,看向其他平民的存在。

只是陆家几代家主都是名士,为官清廉、爱戴百姓,由家主约束着族里的人,几乎不存在欺压平民的情况产生。

陆家都这样,何况其他一些眼高于顶的家族,开启民智是每一个穿越者都会做的事情,陆衡准备温水煮青蛙,慢慢搭建起来建立书院就是第一步陆衡把书院分为中等部和高等部,类似后世的义务学习和大学的制度!

中等部是为了开启民智、民族融合通过特定的儒家学说真正的融合,而不是所谓的用刀枪、用鲜血的融合。

而高等部则是严进严出的学府,培养的都是中、高端人才,能直接为陆衡所用的将才、官吏。

为了缓解阶级的矛盾,中等部陆衡准备划分士族班,单独设立高级班,收取高额的学费、书费等等。

而通学班则是会招收治下地域,自愿七至十一岁儿童入学学习基础知识。

在中等部,这些班级不是完全独立的,陆衡会巧设一些名目去引导的慢慢让两边有一定接触,这些说真的陆衡也是摸石头过桥。

高等部就不再区分,高等部是由中等部考试入学,经过几年由陆衡的洗脑,相信新一代的士族的门第观念会少等多。

陆衡就是把后世的义务学习和大学制度,稍作修改搬到这东汉末年,这也是在考虑打破世家知识垄断的第一步的尝试。

既要稳住士族,又要慢慢开启民智,这也是陆衡的出身没法改变的,士族不可能全部杀光,一味地杀了老的士族,跟随陆衡打天下的功臣们会成为新的士族、门阀等等。

难道再去杀光他们?这样第一个被杀的就是陆衡,这就是人性!

这也是陆衡在现在还没有稳定之时,不敢研发活字印刷术和造纸工艺的原因,拿出了这两大杀器,绝对会站在天下士族的对立面。

越活在这个时代,陆衡才知道这个时代士族的影响力和能量,怎么在这条独木桥上走过去,可能是比陆衡一统天下或抵御宿敌更难的事情。

陆衡还规定超过十二岁的孩子,上午在学院读书,下午则去导师那实践,陆衡特别关注的人才甚至会让那小屁孩直接拜师。

比如陆议这小子就让他直接拜了虞允文为师。

凌统十岁后准备拜太史慈为师。

顾邵则是拜了张纮为师。

太史享这小子陆衡丢给了呼延赞。

陆衡让他们相互拜师的原则就是不让血亲培养,历史上由血亲培养的成材率实在是太低太低了!

至于为什么会重视太史享,陆衡也是想挑战下历史的惯性,看看能不能把这太史享培养成像他父亲一般的名将。

历史上的太史享碌碌而为寥寥数笔,只是说的太史慈儿子就直接消失于历史之中。

陆衡相信不出五年,就能帮自己培养出新的一批有用人才,也正是他们这群小子大展身手的日子。

然而就在陆衡为自己的培养人才等事宜之时,豫章城内的周瑜也布局到了最后一步即将收尾。

喜欢三国之宋人崛起请大家收藏:(m.1dwx.net)三国之宋人崛起一点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