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8章 扬眉吐气(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第二天,神清气爽的张汉卿约谈重光葵,中日双方在如何停战问题上唇刀舌剑,争论已经白热化。

在达成朝鲜半岛停战这个大原则,大家都几乎没有意见。无可否认,这场发生在渤海湾侧的战争部分地干扰了中国经济建设的进程。

由于战事的扩大和战线的延长,地理上临近的东北负担着给前线供应|枪炮弹药的重任,其重工业生产的大部分转为生产军工产品。

在长三角和华南,由于担心日本人扩大战争规模并封锁海上贸易,国内商人纷纷大幅减少了海外贸易,一些外资企业也相继撤资中国,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以极大不利。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唯一好处是,中国借日本之手完成了崛起过程。

中国在陆地上大捷,不会影响日本在海上继续称雄,这一点,短期内很难改变。但是日本也并没有在这场战争中占到丝毫便宜:

巨大的人力伤亡和多年以来积累的战备物资一扫而空,国家欠了巨额外债用于支持战争,把明治维新以来直到甲午战争所获得的好处全部填了进去不算,还丢失了在经济上对日本至关重要的关东州和北部朝鲜,几乎被打回原型。

长此以往,交战双方将是双输的结果,这一点,中日的有识之士都体会到了。双方都感觉到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制约,都有尽快结束双方交战状态的心愿。

来自美英等国家对于中日战争是持谨慎态度:一方面,英美是乐于见到两个亚洲大国的相互消耗战争;但另一方面,持续升温的战争也使得国际商人对东亚局势非常敏感。

受其影响,战争一年后,对华的投资由战前的每年1亿三千万美元跌至四千万不到,上海和香|港这两个国际性港口持续萧条,已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国家利益。所以,各方对齐亚诺推出的和平倡议,均持欢迎态度。

齐亚诺是在日本政|府通过其驻意大利公使向意政|府提出请求后担任的中日停战斡旋人的。因为张汉卿与艾达的甜蜜关系,以至于这个曾经的日本友好国家对中国的关系也在短期内升温。作为共同的友好国家,齐亚诺才能够当这个调停人。

在这种情况下,张汉卿也不能欺人太甚,所以在大方向上没有异议。只是,战争由日本人发起,不会轻易地任由其提出结束。所以,张汉卿对重光葵的要求主要有四条:

双方以现有实控边界为停战基线,不得以任何理由再挑起事端,违者视为开战;

日本赔偿由于战争而遭受的损失,包括直接和间接的;

日本惩办战争罪犯,特别是屠杀无辜伤员的第一师团长和田龟治及其帮凶;

日本退出湾湾是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条件。

除了第一条是既成事实,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包括日本方面。在争夺势力范围方面,列强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没能通过战争获得的,很难在谈判桌上拿到,国家的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基础。中国在朝鲜半岛乃至于中日战争之间的卓越表现,让大家认可了尊重中国的现有利益。

但是对于后三条,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日本只会向别国捞好处,从国内向外掏钱是不可能的,除非全面战败----但是它可不承认战败,顶多是在朝鲜半岛的失利或者进攻乏力;向敌国交纳高级将领是不可能的,那对国家来说是极大的耻辱,政|府要被国民的唾沫液淹没的。

至于退出湾湾,都知道这是中国方面在乱开筹码。不过,张汉卿就是要这么恶心一下他们:当初打不打,日本说了算;现在停不停,我说了才算!

这是什么样的统帅啊,简直是无赖!

这是谈判的日方代表、外务副大臣重光葵发出的愤怒:“少帅先生,您这样谈下去只会让帝国国民愤怒的情绪高涨,最终破坏这次谈判!从您的身上,我看不到中方有半点谈判的热情和倾向。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国方面并不同意这次谈判或者在破坏这次谈判?”

什么时候,曾经的这个东亚病国也敢向东洋帝国这样叫嚣了?这不是谈判,这是狮子大开口!无怪乎重光葵生气,连齐亚诺都觉得应该见好就收才对。当战争不利时,双方能够心平气和地谈和平谈停战可是很绅士的,欧洲几百年来都这样。

“少帅,您曾经有一首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中日之间停止战争对双方都有好处,对东亚的稳定和各国的利益都有保证。我不知道您的想法是什么,但我可以看得到日本政|府浓浓的诚意。

我代表意大利政|府很希望你们两国能够放下成见,用中国的一句话叫做‘化干戈为玉帛’,我想这也是列国政|府都乐意看到的。”

别说,齐亚诺还是做足了准备的,连中国的谚语都用得很熟练很贴切。不过,在他的话里还是有着一点点的威胁,让张汉卿格外不舒服。

“伯爵先生,列国政|府乐意看到的事情太多了,可是几乎没一件是对中国有利的,或者说是对中国有哪怕一丁点的尊重。

十年前的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丧失了山东主权,没有一个有良心的国家为中国说过哪怕一句话;就在一年前,中国作为被侵略的国家,除了德国,没有其它任何一个国家能对日本的恶劣行径有哪怕一句指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请大家收藏:(m.1dwx.net)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一点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