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跃农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卖了自己(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后来沈先生贪恋北方辽阔山水,索性就在秋水镇以南的南安首府定居下来,也不知道这赵笠使了什么神通,能把这位曾经教过王爷的先生请来。

沈先生是主动上门的,听完他自报家门,张老三吓了一跳,一个教过王爷的先生,他和这位先生说话都带着颤音。

楚锦河自己陷入赵笠的泥潭就可以了,她不想三房知道这个人,与他有牵扯,含糊说是自己拜托盛家找来的先生。

张老三知道楚锦河与盛家的关系,并没有怀疑,不过楚锦山看着楚锦河感动的不行,他上次与楚锦河谈心,没有想到妹妹一直记着,拜托盛家专门给他们找了先生。

知道他这想法,楚锦河差点汗颜。

沈先生和楚锦山还有辰生交谈几句,觉得这两个孩子书读的不错,特别是楚锦山,非常投他的脾气,嘴上不说,心里也欢喜。

沈先生自报的名头不小,张耀祖也很心动,都是三房读书的孩子,张老三不可能区别对待,特别是程氏还在。

楚锦河不在乎这点小事,她本想让沈先生住在家中,但是沈先生不愿意寄人篱下,楚锦河想了想就在山脚给沈先生建了个小屋,不奢华但是很有文人喜欢的清雅环境,楚锦山和辰生也和上河村的程氏学堂告别,每日改道去沈先生的山脚茅屋。

日子又恢复了平静,秋水镇发生了一件大事,听说周县丞因为粮仓的事下了台,家中的财产充了公,被知县拿去当做征用粮商粮食的补偿费。

周县丞的在秋水镇坏事做绝了,看他下台,百姓都拍手称快,连难民们带来都阴影都减轻不少。

安南首都赈灾开时候,周围的州府基本很少再看见难民了,有一个叫商吉的商人与主责赈灾的武王合作,商吉带来大批粮食,帮助武王喂饱难民,而武王将各州府的荒地租给难民,以开垦荒地为条件,才能换取粮食,最后开垦出来的田地以粮价抵押给商吉。

这方法让各州府的官员拍手叫绝,难民开垦荒田换粮食,武王用粮食让难民发放更多的土地,商吉用以往价钱并不高昂的粮食买到了土地。

难民有事干不会捣乱,他们也能吃饱,而他们开垦的土地是算在所在州府的,土地越多,来年的税收夜也多,促使成这些武王得到了政绩,生为商人的商吉用荒田的价格买到了难民开垦出来的良田,来年若划分成田庄,又是一笔巨大的收入,这简直是三赢的做法,各地官员恨不得敲脑袋,后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想到,若是有这个头脑,等难民事件过去,凭此功劳,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也因此一事,武王在难民和百姓口中口碑极好,武王府从与开国皇帝时风光无限,进些年在民间已经沉寂了很久,这一次算是又让百姓们赞不绝口,而那个叫商吉的南方商人,也因为这一次与朝廷的生意在商界狠狠出了一次风头,打开了更多商机。

这些事在想要为官的士林中传到很广,让不少抱有士农工商阶级想法的士子们改变了一些观念,把此次事件当为官的教材。

就是楚锦山在沈先生哪儿,也不止一次和沈先生分析这些。

楚锦山回家常说,沈先生和别的先生不一样,与那种只教什么孔子大道理的先生不一样,他虽然也教要科考的八股文一般都知识,但更喜欢在讲课的时候与他们谈论为官之道。

楚锦山喜欢听这些,也经常请教沈先生,但是张耀祖却很讨厌这些,他自小读圣贤书,听沈先生总讲官场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只觉得俗不可耐,平白污了读书人的高洁,常常打断沈先生讲课。

喜欢跃农门请大家收藏:(m.1dwx.net)跃农门一点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