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相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果敢杨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南边的手工纸伞相当有特色。

这种随着明末逃民涌入南边所带来的手工艺,在民间有着浓厚的基础。无它,南边雨季太长,这种轻巧的油纸伞太方便了。

卡拉格宾馆的一楼,就有售卖这种花花绿绿油纸伞的专柜。

南边人民很聪慧的设计出伞帽,这种伞帽以竹篾为筋骨,蒙着分水油纸,绘上各种花纹或侍女,内部没有手柄,而是竹篾编成的圆箍,套在头上,再系上垂至下巴的绳索,在无风的日子,妥妥的一顶大型遮阳帽。

这种帽子不仅在炎热的天气中遮阳,同样可以避雨。

卢灿三人带着伞帽,轻身出门。

街道很窄,没几辆汽车,但充斥着相当数量人力平板车和牛车。

王鼎新告诉卢灿,现阶段曼德勒的运输业主要靠牛,也有一定数量的大象,但那是大家族大矿主才能用得起的。至于货车嘛,并非南边的那些公司买不起,而是路太差。曼德勒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市内的柏油路面和水泥路也仅铺设了中心区那么一小块。

马哈木玉器市场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咨询区,十来个人懒懒散散的坐在一起聊天打屁。

所谓咨询其实就是你可以请他带你看货,这些人对市场内哪一家有什么货色都很清楚,也被行内人称之为眼睛。

这些“眼睛”收费200南边元一天或者50南边元一趟,在南边算是收入不错,这还不算,他们还可以从成交的货主那,拿到一笔不错的提成。

“眼睛”并非人人能当,还需要“考核”——他们必须向所在的玉石市场缴纳一笔考核费,玉石市场管理处会给他们颁发“证书”,这才能上岗。

呵呵,也就是玉石市场变相的增加收入。

一般每个玉石市场不会颁发超过五十个“眼睛执照”,所以这个眼睛执照是相当值钱的。这种情况很像二十年后国内很多城市的“出租车执照”——一辆车不到两万块,但一块出租车执照能卖出十多万。

听王老爷子的介绍,卢灿也觉得很新奇。

上辈子他曾经来过,但那时南边有关翡翠及原石出口交易已经很规范,普通市场购买的原石,是很难出境的。因此,“眼睛”行业已经彻底没落,只剩下一些黑眼睛,靠人脉带老客户去购买私人家的原石,来赚取提成。

见到卢灿三人走进市场,那慵懒的十来个人全部围了上来,“min(类似于敏的发音,南边语我的意思)min”的高喊着,还有两人在外围跳动想要吸引三人的注意。

“有懂粤语或者汉语的吗?”王老爷子双手撑开,将靠近的人群向外推了推,喊道。

“我!”这是一句清晰的汉语,还有着鄂省的味道。卢灿眼睛一亮,上辈子在鄂省地质大学上学,对这种口音太熟悉了,于是向他指了指。

那些眼睛见三人指定人选,嘴中咒骂着四散而去。

这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瘦高个男人,他的长相还真的与南边人不太像,应该是二代华人。得知卢灿三人选定他,眉宇间有些欣喜,躬身行礼,“老爷,老板,少爷好!”

曼德勒郊区彻底废除土司制度不到二十年,这位眼睛的叫法,倒也没问题。

此人姓梅,名字很秀气,梅生,典型的东南亚二代华人。父亲是鄂省人,二战南边战场的老兵,战争结束后便留在南边结婚生子。

“三位,想看些什么货?马哈木市场我很熟。”梅生很快进入角色。

卢灿只是想逛逛,没那么急,于是说道,“你带我们市场内转转吧。买东西不急,遇到合适的,我们再出手。”

梅生的脸色有些为难。

他们这类眼睛是要靠卖货后货主给提成做主要收入的,刚才卢灿所说的那是导游,如果真的只是四处逛逛最后一件也没买成,那他这趟生意就亏了。

王鼎新是跑南边的老江湖,插话道,“梅生,我们今天包天,如果到最后也没出手,我们会给你小费。小费不低于你的包天费用。”

“行!”这个中年汉子很快点头答应。

马哈木市场的第二部分是就是棚户区,也就是摊位。

这里的摊位顶棚全是牛毛毡搭建的,一排排的,两排之间只留有手推车可以通过的过道。

每家帐篷都是前后开门的,没有柜台,门口统一都堵上一张桌子,桌子抽屉可以拉开,里面全是各色成品翡翠玉器,供有意向购买的顾客选择。帐篷内则摆放着两三个货架,堆放着明料、半赌料或者原石。

每一家店内的量器都很齐全,有地磅,小称,还有克度天平。

卢灿也进了两家帐篷看了看,有些失望,这里都货色还比不上天和斋的。想想也就能明白——天和斋是杨家直接从矿场挑选原石直接送到香江的,而这里的原石,估计已经经历了至少三手以上,哪还有什么好料?

而且,这里的原石或者明料的价格,也不比天和斋便宜多少。

卢灿在第二家帐篷曾经问过一块麻蒙场口的黑乌沙,四公斤左右的蒙头货,有些膏药松花,摊主就敢开价八万南边元(港币兑换南边元的汇率是1:145),折合港币伍佰五十元。如果算是运费和报关费,运到香江的成本足有七百港元。而这种料子,在天和斋,报价应该在五百元左右。

果敢杨家还真是牛啊!

“摊位上的货色一般,你想要见识好货,我们去后面。”出了帐篷,王鼎新指了指后面的一栋三层大楼,说道。

梅生在看出卢灿在这三人中的地位很特殊,他连忙点头介绍,“后面这栋楼也是属于马哈木玉石市场,但这里只属于南边六大玉石公司地盘,散户是进不来的。”

这就是正规军和游击队的区别,一边是大楼,一边是帐篷。

“娃达公司在里面也有店铺?”卢灿想到杨天和,随口问道。

梅生一怔,这位少爷认识娃达公司的人?那他在这棚户区闲逛什么?马上回答道,“当然有,一楼的二分之一都是娃达公司的地盘。”

王鼎新也有些好奇,“阿灿认识娃达公司的人?”

“与天和斋的杨天和有一面之缘。”卢灿简单说了说和杨天和的交集。

“杨天和?杨文秀的堂弟?杨振业的儿子?”王老爷子满脸惊讶。

“我还真不知道他的背景。”卢灿看老爷子的表情,便知道这个杨天和不简单。

在听完王老爷子与梅生的讲述后,卢灿才知道自己想得还是简单了。

卢灿没忍住吸了口凉气,自己不经意闯进天和斋,竟然认识了这么一尊大佛。

要知道,娃达公司总经理是杨文秀,她只是挂名而已,杨天和才是真正的运营管理人。

喜欢相宝请大家收藏:(m.1dwx.net)相宝一点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