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唐诗三百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卷八 七言绝句(2)(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杂诗

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隄。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解析】

这首诗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的游子思乡之情。

乐府

渭城曲[1]

王维

渭城[2]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一作《送元二使安西》。安西: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2]渭城: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解析】

王维擅长取景,一片叶子,一瓣小花,滴滴小雨,一所茅舍,经过诗人独到眼光的过滤,移至画纸之上,便别有风韵。如若再用点墨,在画纸旁题上一首小诗,此便成一件经过精心设计的艺术品。

秋夜曲[1]

王维

桂魄[2]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注释】

[1]秋夜曲:乐府杂曲歌辞。

[2]桂魄:指秋月。传闻中月亮上有桂树,所以古人常常以“桂”指代月亮。

【解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写初秋月夜少妇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

长信怨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1]日影[2]来。

【注释】

[1]昭阳:即昭阳宫,汉成帝新宠妃赵飞燕的宫殿。

[2]日影:太阳常常是君王的象征,而太阳光自然就是君王恩宠的象征。

【解析】

班婕妤在汉代颇具才名,曾写过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其中即以团扇在秋季被弃比喻自己失宠于汉成帝,与之恩情断绝。这首诗以团扇自比,与寒鸦对比,写出了失宠班婕妤的怨情。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1]度阴山[2]。

【注释】

[1]胡马:泛指敌人的骑兵。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解析】

这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诗歌描写了边疆的军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希望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的心愿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清平调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1]山头见,会向瑶台[2]月下逢。

一枝红艳[3]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4]。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5]。

名花倾国[6]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7]春风无限恨,沉香亭[8]北倚栏杆。

【注释】

[1]群玉:仙山名,西王母居处,《山海经》中的玉山。

[2]会向:当向。瑶台:王嘉《拾遗记》中提到的群仙居所,在昆仑山第九层,以五色玉为台基。

[3]红艳:红牡丹,兼比杨妃。

[4]“云雨”句:言楚襄王与巫山神女梦会事属虚妄,以反衬玄宗杨妃之欢爱。

[5]可怜:可叹。倚新妆:凭新妆才可媲美杨妃。

[6]名花:指牡丹。倾国:赞杨贵妃美貌。

[7]解释:消解。

[8]沉香亭:在兴庆宫龙池东,是玄宗杨妃赏花处。

【解析】

相传,一次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玩赏片刻,唐玄宗传令李白进宫填词助兴。不料李白正在酒楼上喝得酩酊大醉,到沉香阁的时候酒还没醒,听说玄宗之意,满心欢喜,故意要求高力士给他脱靴,杨国忠给研磨,杨贵妃捧墨。然后才挥毫泼墨,写就《清平调》三首。

出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

本诗写戍边征夫思乡不得还的离愁别恨,诗情起伏有致,格调苍凉而慷慨,意境悲壮而不颓废,写出了盛唐气象中诗人广阔的胸襟,可谓“唐音”的典型代表。

杜秋娘(约791——?),金陵人,《资治通鉴》称杜仲阳。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解析】

此诗含义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情感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唐诗三百首》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一点文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一点文学!

喜欢唐诗三百首请大家收藏:(m.1dwx.net)唐诗三百首一点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