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户之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结识(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听他是李仲的知交好友温知非, 江沛心中一喜, 只是疑惑他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不管如何先结识一下再说, 拱拱手笑容满面的道

“早从李仲李大人口中听闻温大人的大名, 不曾想今日得见真人。怎么, 温大人也出去找食肆?”

“哦?你认得谦之兄?区区一郎中怎敢当得起大名一说。不错, 我正要去进食。不若结伴一起如何?”

未下衙前温知非还在研究江沛设计的蒲河大堤图纸, 觉得有些地方的想法与他的不谋而合,若是工部的人想出这种方案,也不至于太过惊奇, 可是出自一户部郎中的手笔,不禁让他对这个人感兴趣起来。

江沛不知道的是李明睿巡视完各个司后,碰到了曾经的老搭档工部万侍郎, 扯了些闲话, 待气氛愉快和谐后,便把江沛的两张稿子交给了他。

他并未做太多的夸赞之词, 只是让其好好研究一下, 看是否对他们有用。新朝初立, 大家都有一股赤胆雄心, 想把商朝建设成四海之强国, 大局当前不用对方提醒,各自的小心思往往是放在一边的。

最后这两张纸页到了工部都水司的案头, 蒲河水利改造是现今工部的重要任务之一,春汛期和夏汛期一过, 进入枯水期时就要立即动工, 直到来年的春汛前完工。

但在此期间有很多准备事项要做,实地勘察、材料储备、动员役工等等,时间极其紧迫。

这项工程虽是需要多部门联合的,但只有他们工部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了,别的部门才知道如何配合他们。

因此工部尚书和侍郎们,便要求都水司的官员尽快确定修筑方案,登基大典一过他们就得下到蒲河的第一线实地勘测,拿出最终结果。

“正有此意!”江沛欣然应允对方主动提出的诚邀。

两人都不是扭捏之人,且心中都有意结识对方,因而还没到食肆时,便已经开始称兄道弟起来。

“江贤弟可有表字?”通过自报名姓年岁,温知非只比江沛长半岁,亲切的喊他贤弟。

“表字?不曾。”

古代读书人二十岁时多数会有个文邹邹的表字,江沛以前的交往圈子大部分是白丁,名字怎么顺口怎么来,谁还会想这些。

“那为兄厚着脸皮自荐帮你取个如何?”

温知非觉得江沛与其他相识的官员相比即不酸腐清傲,又不油滑惹人厌恶,很和自己的脾性,颇有些相见恨晚之感。

“知非兄腹内有墨,小弟求之不得。”人家如此好心,哪有不同意的道理,读书人见多识广,想来起的也难听不到哪里去。

“沛,泽也,仲泽怎样?”温知非面若春风的扭头探问。

“仲泽?小弟挺喜欢的,多谢知非兄。”从此江沛又多了个名字,二牛、江沛、仲泽都是他。

随后两人在食肆里开始谈起修筑堤坝的事情,江沛设计的蒲河改造简图,是根据都江堰的一部分防洪泄洪原理,再加上蒲河的实际情形想出来的。但他终归不是建筑工程设计出身的,其中必定有不少不合理的地方。

可能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站的高度不同,眼界也不同,当时他是个小账房先生时,想的是如何能帮助东家做好账,如今被任命为蒲阳司的郎中后,他就梦想着把浦阳府变成惹人羡慕的富饶之地,税收超过广陵和长平,争取排首位。

户部十几个司,税收情况自然会有排名,排名是对官员能力的肯定,如果哪个司的税收高,则该司人员的隐形福利待遇会好很多。

朝廷的给的俸禄低,为了让下属日子有奔头,跟着他这个上司有干劲,江沛自然想法设法的提高辖区的综合经济水平。

只是如今想在蒲阳大肆发展商业暂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只有先把田赋这一块搞上去,才能谈其它的。

蒲河途径蒲阳城,在莱蒲城境内入海,使得蒲阳城可以连通海运,倘若工部真的能把蒲河修筑成如都江堰那般的水利工程,那他就有信心把蒲阳打造成第一经济大府。

总之一句话,蒲河改造百利无一害,对朝廷和百姓都有益。江沛清楚工科男骨子里在对技术方面都有一股钻牛角尖不服输的倔劲。

因而把自己宏大的设想讲给了温知非听,给他绘制了一副水利的蓝图,勾起他的好胜心,当然他们户部也会在物质上全力支持的。

歇息的时间有限,两人讨论的意犹未尽,约好等酉正下了衙,一起去江沛家里继续聊这个话题。

回到署衙江沛抽空看了一部分三名下属写的总结,发现眼光都挺独到的,祁家在选拔官员上想必是花费了一番功夫的,心里有了底,分派任务没那么多顾忌了。

…………

“家中人多,院子太过狭小,知非兄不要介意才好。”蹭着温知非的马车回来,因两人谈的是公事,江沛把他带到小书房,又交代佣人抓紧时间多加几个菜。

“清霖,向你温伯伯问好。”淘淘见老爹带了个从未见过的陌生人来家,连忙把书房内自己的东西整理好,准备去阿娘妹妹那里温书,不打扰大人之间的谈话。

“江伯伯安好!”

“以后让你爹带你去江伯伯家耍,伯伯家有个年岁差不多大的哥哥,还有个弟弟,很是热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小户之家请大家收藏:(m.1dwx.net)小户之家一点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