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庶子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白忙(1/4)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接下来几天, 纪家过的算是风平浪静。

因为李氏的折腾, 纪家女人们没心情打听外头的事, 待客的心思也不怎么积极, 是以不知道外头的流言。

流言传于市井, 女主人们如果不注意询问, 下人们揣度着主子们的心情不愿意多话。女主人都不知道, 男人们就更不知道,所以纪仁德丝毫不知自己这步棋已走错,带着纪居中在各家走动刷存在感, 时刻展现着自己的文人气质,和慈父仁心。

纪居昕则因为夏家徐家的贴子,出去好几回。

杨氏一点也不管, 甚至巴不得他能经常这么出去, 巴结好几位少爷。

她哪里知道,纪居昕去这几家根本不用巴结, 人家是诚心相交。而且他基本一去就会被请进外院书房, 由少爷们亲自招待, 闲人免扰, 主家父辈也会来打招呼, 交好的态度十分明显。

收到崔家贴子时杨氏甚至笑出了声,自打初四以来, 李氏天天到正房报道,木着一张脸等每日清查结果, 她能高兴起来才怪, 这张贴子对她来说算是难得的喜事了。

她把纪居昕叫去,认真叮嘱几遍,备了厚厚的礼,让他带出门。

便是如此,她也没太把纪居昕当回事。

纪居昕不过是一个十三岁的大房庶子,没出息没本事,没什么值得高门大户的少爷们交好的,夏林徐三家不说,大约只是因为醉仙阁的事心内稍稍有些愧疚,又怜惜他年纪小没本事,这才加以照顾。

崔家更不用提,贴子并非是崔三公子下的,也不是崔家主母的正规贴子,而是幼童崔十一下的。想来不过是借着摆宴的机会,崔十一想找个玩伴罢了。

在书院,纪居昕与这位小公子是同级。

别人家没准也是看着纪家的名声,才愿意带上纪居昕这么个不上台面上的人。

纪家上下,从杨氏到下人,对于纪居昕正月里频繁的外出走动,没阻止,也没给予太高的评价,真真是一个识货的都没有。

纪居昕倒一点不在意,他也不愿意现在就站出来惹眼,低调点安全。

再说天天出去有一个不错的好处——更方便得到八方信息。

继那日‘斗酒字百篇’之后,纪仁德敛起浑身才气光华,带着纪居中这个原配嫡子刷慈父名声,父亲严肃中带着慈爱,望子成龙却又深懂分寸,不过度苛责拔苗助长;儿子方正圆融,心性坚韧端正,日后必成大器。

纪居中心静眼明之后,知道期盼不来的事情最好死心,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自己就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跟着纪仁德的这些天,虽然偶尔看着父亲的脸仍然有些孺慕,却也能坚定心志,认真表现,争取把这些资源变成自己的,让长辈赏识,让同辈喜欢,扩大交友圈子。

他做的很认真,偶尔纪仁德示意时,他也不介意说田氏一两句好话。

他认为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谎言就是谎言,总有拆穿的一天,他并不担心因为自己,田氏的名声好的没边,以后仰人鼻息不好生存。

纪仁德觉得做的差不多后,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准备。

王谦之此人惜才,是个有点偏执的性子,他若欣赏了谁,就容不得别人说一句不好的话,但他眼里容不得沙子,若是别人故意骗他,他察觉后马上就会回手,让你大大疼一回,知道有些人不能骗。

这意味着,得他赏识很难,被他收拾很容易。

跟这样的人打交道,需得真诚坦率,若有别有心思,你且藏好了,如果只是想受赏识还可以原谅,如果是想借着他达到什么目的,可得担心偷鸡不成蚀把米。

纪仁德做的很小心。

他先是在初四那天大大地露了风头,那样的壮志豪情,那样的文采风流,他相信在场众人不会有人没印象。王谦之惜才懂才,在临清教书育人多年,最喜欢看的,大约就是临清人出息了。

下场前他曾远远注意过王谦之的神情,虽然王谦之没立刻夸赞他,但那捋着胡子点头的样子他可没看错。

纪仁德心里就有谱了。

带着纪居中刷了几天存在感后,他让文书去安排人手,守在王家门外,专门盯着王谦之的马车,看他去了哪里,三两天便制造一场偶遇。

看文玩时遇到,就打个招呼,浅聊几句,点评几句古物,表现自己见识深远。

买纸墨时遇到,距离有些远,打不了招呼,就细心挑选多份,自己用的,适合儿子的,侄子的,母亲的,妻子的,不一而足,整个人温雅又细心。

钓鱼时遇到,因着时间长,就细细聊天,论史讲书,从古到今。纪仁德并没有一味地附和王谦之观点,有时和他看法相同,有时却偶有小异,还就着这点和王谦之争论起来,辩的天地失色。

因的的确确都是偶遇,碰着了就说说话,态度不卑不亢,尊敬有加,分别时也只是轻浅道别,有缘再遇,从未有过任何要求,如此几次,王谦之看他的眼神越来越不一样,越来越满意。

正月十一,纪家收到了一张贴子,王家下的,请纪仁德明日到府饮宴。

纪仁德拿到贴子后,关上书房门长出了一口气,眸里精光闪现。

纪居昕这些天练字很有规律,酉时一过,就停下笔,等待着吴明送来的消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庶子日常请大家收藏:(m.1dwx.net)庶子日常一点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