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章 一方治百病(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瞎吹?

柳爷,人参开胃气,胃气一开,腹内有浊气的自然要外排。

四君子汤虽说是补益慢药,但没有加味护持,于肠胃还是有损伤的。

之前肠胃不好的,自然会腹胀,严重一点的就要腹泻了。

腹胀、腹泻的这些,明天就要改香砂六君子汤了。

虽说会腹泻,但补气的作用还在,泻下之后补益还是在的,明天也一样会轻松不少。

至于对症的,自然就是一觉醒来神完气足了。”

李胜利的话,前一段得自董师,后面就是他自己最近的领悟了。

“小爷,您真这么神?”

说这话的时候,柳爷快走几步,到了李胜利的前面,站定之后回看,显然是认真了。

“按您的话说就是神个屁!

这洼里虽说有粮食,但社员吃的依旧是粗粮、咸菜,勉强混个肚圆。

肉菜蛋奶稀缺,不说个个气血双亏,七成人气血亏虚却是有的。

闭着眼给洼里村上下,都服上两三剂四君子汤,怕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补血先补气,四君子汤重在补气,气足了,一些小毛病也就没了,所谓的一方治百病,在这可不是瞎说。

粗茶淡饭虽好,但必伤胃肠,不耐药性的跑肚拉稀不是常理吗?

这些症状,服不服药剂,不都摆在了当面吗?”

李胜利的解释说完,就越过柳爷,领着一脸敬服的赵彩霞走了。

柳爷呆愣愣的看了一会儿两人背影,轻轻的给了自己一个嘴巴。

“这哪是屁?

这是要登堂入室了!”

说完也乐滋滋的跟上了李胜利,不用看明天的疗效,柳爷就知道,自家传承人的第一次试药算是成了。

回了赵家大院,老怀甚慰的柳爷食欲大开,两合面的大馒头吃了两个才堪堪住嘴。

只吃了一个馒头的海爷,多少有些不服老,勉强往嘴里塞了半个,就实在是吃不下了,只能有些羡慕的看着柳爷。

李胜利匆匆吃完,在厢房外屋,大致给赵家兄妹讲了一些读书的方法,打发走了他们,就早早的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李胜利带着赵家三兄弟遛完了套子,带了七只兔子四只野鸡回来,留下三兄弟在家收拾猎物。

他带着一脸希冀的柳爷跟赵彩霞,也早早的到了医务室。

洼里的老头老太也是勤勉,总有先于李胜利来上班的。

医务室开门不久,就迎来了第一个患者,这是昨晚跑肚拉稀的。

虽说晚上跑了几趟,但精气神还不错,李胜利诊脉之后,给他开了香砂六君子汤,并做了一下医嘱。

至于跑肚拉稀,一句倾泻体内毒素,就让他含糊的遮了过去。

接下来是两个腹胀的,一个轻微一个中度,李胜利一样开了香砂六君子汤的药方。

打发他们的方式也简单,气行肠胃自然鼓胀,算是很合理的解释了。

这也是中医的好处之一,只要不是特别的痛苦,病患的容忍度总是高的。

都以为中医是慢药,补益更慢,但有些人忘了第一剂药的耐受性,第一剂药厉害,以后就未必是这样了。

还有,中医行泻之药可是快速无比的,有些病症,行泻的药剂下肚,比吃老鼠药见效都快。

三个患者来了又走了,接下来就没人来了,心有期冀的柳爷不由的有些着急,嘴上也就没了遮掩。

“好的不来坏的来,这不是上眼药吗?”

自家传承人的头次试药,按他所说,一半人会服药,那至少是十几个要来的。

“柳爷,这是洼里大队,青壮上工比上班都严。

上工,小年轻都不乐意去,没个跑肚拉稀的病症,也歇不了,所以就来了三个肚子不舒服的。

就这么一亩三分地的村子,你没有正当理由,还不按时上工,小心队长去家里掀被窝。

万一连着婆娘一起被掀了被窝,那笑话可要传上几年了。”

柳爷说话轻轻巧巧,李胜利回话却是声音朗朗,他这边起了个头,屋里的老头老太就开始接续了。

谁家娘们被掀过被窝,谁家爷们被光着挂过房梁,在这些老头老太的嘴里如数家珍。

接近中午的时候,柳爷的期盼,有了回应。

十多个昨天领了四君子汤的男男女女,趁着快下工了,忙叨叨的跑来诊脉。

对这些人,李胜利只是粗略的看了看,依旧给了昨天的方子,试药也不是一两天的事。

这些人需要再吃上几副药,看看反应再详细的诊脉。

补益属于慢药,一两剂下去,脉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真要开始变化,也得在第三副药以后。

“小爷,您算是成了,我柳家有传承了!”

回赵家的路上,柳爷激动的给了评语,可李胜利这边却泼了凉水。

“柳爷,补气属于慢药,没有一个月时间,只怕难见成效。

之后的辨脉、增减加味才是关隘,过不了那一关,我就是个只会用经方的郎中。

不会增减,经方的作用就有限了,毕竟时移世易,药性有变呐……”

喜欢四合院里的老中医请大家收藏:(m.1dwx.net)四合院里的老中医一点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