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从乌鸡国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书生(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王飞听了笑道:

“兄台多虑了,我二人并非那些富贵膏粱之徒,有何慢待的?”

这书生听了此言,才略略放心,朝王飞笑道:

“既然如此,那两位随我来。”

说着便在前引路,王飞敖青二人连忙跟上。三人边走边聊,原来这个书生姓王,自幼父亲早亡,全靠母亲种田将他抚养长大。

他平日里在临近私塾读书,指望能考中科举,好有朝一日光大门楣奉养母亲。但古代生产力低下,又无男子壮劳力,这王家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他读书虽然还算聪慧,但也不算顶尖才子,至今只考中一个秀才。最近老母亲又不慎染了风寒,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百无一用是书生。没奈何,只好上城里想法子赚些银钱。

又因为身为一个单薄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抗,又没有人脉门路。一连两天也没挣到钱财。后来终于有同窗告知他,长安城夜市之时,常用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游玩,那花灯商户为了招揽客人,常出些花灯字谜附庸风雅。

若能帮那些富家子弟猜到灯谜,想来他们不吝打赏。听了这个消息,王书生便夜里来此,想碰碰运气。

听了王书生之言,王飞了解了他的家庭状况。嗯,非常典型的古代贫困学生,有心想帮他一下,王飞便笑道:

“想不到原来兄台还是在下的本家,我也是姓王,单名一个飞字。”

这王书生听了大喜,顿时对王飞亲近了不少,毕竟古代还是很重视宗族关系的。便自我介绍道:

“原来公子竟是王氏子弟,那说不定咱们祖上还是一家呢,小弟姓王,名宁,小字清宇。”

王飞心里想着,我这王氏肯定跟你不是一个祖宗。嘴上却笑道:

“既然贤弟有高堂在家,那我此去不可无礼了。”

正巧路边有一个杂货店,王飞对王宁道声稍等,然后和敖青公主进了商店。此时虽然夜晚,但这店里仍然还在点灯营业。

王飞二人进了商店,见米面粮油,布匹绸缎应有尽有。掌柜的见来了客人,忙上前接待道:

“两位客官,想要买点什么啊?”

王飞自觉那王宁家中清贫,还是粮食布匹等衣食之物最是实惠。便问道:

“掌柜的,我要五十斤粳米,再要两匹棉布。另要一些补养身子的东西,你这里有吗?”

那掌柜的见晚上来了一单大生意,心里极为高兴。便热情的道:

“有,有,我店里有上好的高丽参,最能补气养人,只要十两银子一斤。”

十两银子,还真是价值不菲。不过王飞也不在乎,便道:

“那好,我就再要一斤高丽参。只是这些东西我不好携带,你要帮我送到城外王家村。”

那王家村离此地不过八里,这掌柜的甚是熟悉,因此虽是晚上,但也敢派人送货。便笑道:

“可以,可以,公子尽管放心,我这便使人送货。”

见王飞满意点头,这掌柜的便亲自安排了一个伙计,然后将粳米布匹装上小车。又将一斤高丽参包好,让王飞亲自验看。待确认货物之后,算了价钱,一共价值二十六两四钱银子。掌柜的抹了个零,共计二十六两。

王飞不想用障眼法骗人,敖青公主便从荷包里翻出银子付账。那掌柜的见由小姐付账,看王飞的眼神便异常钦佩。

王飞心里尴尬,便悄悄对敖青公主说道:

“唉,想不到我堂堂一个七尺男儿,竟要花你的银子。真是丢人啊。”

敖青公主见王飞作怪,便笑道:

“随你花,我当初在海里拿一把珍珠,换了一千两银子,花了五六年了,才用了不到一半呢。”

听了此言,王飞心中无语,这不像是龙王之女,倒像是财神之女。

喜欢从乌鸡国开始请大家收藏:(m.1dwx.net)从乌鸡国开始一点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